当前位置:纵横输入法首页>>教学经验交流>>纵横码教学探索与实践

在小学及幼儿园阶段学习纵横码之探讨
卢 赟
(香港苏浙小学)

1. 纵横码应在何阶段教授较为适宜?中学还是小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仑姆(B.Bloom)曾经根据长期研究的结果表示:如果人类的智能到17岁左右便发展至成熟的程度,则一个人在1岁时,其智能便至少发展至20%,在4岁时便发展到50%,在8岁时达到80%,在12岁时便达到92%,17岁时才达成100%。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乃是其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

  哈佛大学的教授布鲁纳(J. Bruner)也认为后天环境的安排最为重要,他坚决相信「任何学科均可以某种智能上真实的形式,来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中的任何一个儿童。」如果我们能够改进教材和教学的方式,便可以使儿童提早学习各种比较困难和复杂的课程。

  俄国心理学家柴可夫斯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在8岁以前可说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的增加,因此是呈倒三角形的状态,然而就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言,却刚好相反,年龄愈小,其学习和吸收的能力反而愈大,年龄愈大,其学习能力反而愈小,而呈逐年递减的现象,因此是呈正三角形的形状。这在纵横码的学习和比赛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左证。

  2005年8月在广州市举行的「广东省首届纵横汉字输入法速度和纵横应用大奖赛」中,少年组(小学四至六年级)最高输入速度为162字/分钟;青年组(中学及大专生)最高输入速度为66字/分钟。

  2004年10月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的「2004年CKC杯学生纵横输入法大奖赛」,夺得特等奖(全场第一)的是一名小学学生,其决赛成绩的输入速度为184字/分钟。

  以上的两例说明,小学生学习纵横码的能力一点也不比中学生逊色。因此,在小学阶段学习纵横码,只要有适当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其学习效果会相当显著。

2. 学习纵横码有助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西方学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过不少有关阅读过程的研究,发现阅读能力除了会受操作记忆的容量、字词译码能力和先前知识的数量等因素影响之外,优秀的阅读者更能够透过阅读经验发展出有效的阅读策略,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阅读效能。相反,能力较弱的学生却只懂逐字逐句机械化地进行阅读,他们必须得到清晰和直接的指导,才能掌握阅读策略。

  纵横码的一大特点是词组输入,学生利用纵横码进行练习,也就是对字词译码能力的练习,进一步累积词汇的数量,从经验中发展出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的效能。

  学习纵横码对提高中文阅读速度(速读)尤有帮助,尤其是速读。在2004年CKC杯学生纵横码汉字输入法大奖赛中,学生在比赛前有5分钟时间阅读比赛文章,而比赛文章长数千字。学生必须在这仅有的5分钟内准确判断出哪些是单字,哪些是词组。这种策略性的速读能力无不得益于纵横码的学习。

3. 从知识的认知理论看纵横码学习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个体在与外界的交互作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或架构。这一架构是个体用来加工所遇到的信息的依据。如果新信息与已有信息比较相似,新信息就可以被包容在已有的知识架构中。个体的知识结构在吸收了这一新信息后有了变化,皮亚杰称为「同化」。

  哈佛大学布鲁纳教授(J. Bruner)认为,认知结构是知识的有组织结构,它们以编码系统式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编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类别作出有层次的结构的安排,这种结构对新习得的知识加以一般编码并作出解释,决定这种新知识能否获得意义。他将知识的结构分为三个阶段:

  知觉:知觉过程是把感觉到的东西转换成意识、知识、情感或其它东西的行为。

  归类 :他认为所有认知活动都涉及类别的问题。人类是由于具有归类能力,才不被周围环境的复杂性所压垮的。首先,人们是通过把刺激输入置于某一类别来加工他们的;其次,所有的决策都涉及分类:要确认一件物体,就要对它是否属于某一类别作出决定;一旦把这一物体置于某一类别,即被确认后,就要根据这一类别固有的特性,对应该怎样对该物体作出反应进行决策。

  概念:一个类别,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概念,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学校学习不仅要形成概念,即让学生知道某些东西属于这一类别,其它东西不属于这一类别;而且还要使学生获得概念,能够发现可用来区别某一类别的成员与非同一类别事物的各种属性。

  以纵横码为例,其取码原理是根据汉字四个角的笔画来决定其编码。按皮亚杰(Jean Piaget)的说法,就是属于学生的已有信息体系内的知识。采用笔画取码是汉字笔画「同化」(Assimilation)的过程,新信息 ── 纵横码就被包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架构中。纵横码取码原理也符合布鲁纳(J. Bruner)的理论。学生学习笔画取码即知觉阶段;进而把不同的笔画纳入相应的编码即归类阶段,学生用纵横码编码法输入文字即概念阶段。由此可见,纵横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教育价值。

4. 发扬国粹,学习汉字的正确笔画

  文字作为人类文化的标志,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汉字是符号文字,每个字的本身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也是最能增进联想能力的文字。

  很多种形码输入法利用了汉字的笔画特征和可拆分性进行编码。某些字根式形码方案存在着违背汉字结构的原则;笔画式形码方案也存在着任意拆分和笔顺不够规范的问题。

  国家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委1997年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中、小学推广汉字输入法的形码时,其汉字拆分原则必须符合汉字的「笔顺」,不符合规定的,不能推广。已有的或将来有的形码的拆分原则必须是或接近汉字的「笔顺」。纵横码作为一种形码,基本上是按照汉字「笔顺」来拆分汉字的。纵横汉字编码是具有直观性和科学性的汉字编码,它抓住了汉字为象形文字的特点,考虑汉字基本笔画和基本部首的两个特征。故此,纵横码的优越性越发显露出来。

  汉字又被称为「方块字」。纵横码利用方块拥有四角的特征,简易地进行编码。原理虽简单,但部份同学对某些繁体字的输入总是感到困难。深究其因,是由于同学对该等字的笔形一直有错误的认识。例如,「比」字,很多同学都误以为它的纵横编码是「2177」,皆因有些同学习惯书写「比」字时,右上笔是写一横画;然而正确写法应是一撇,即「比」字的纵横编码是「2077」。与此字例相关的字包括:「匕」、「北」、「此」、「些」、「能」、「态」及「熊」等字。凡此种种,皆是由于有些同学对个别字的笔形一直存在些误解,所以每当纠正学生此类错字时,就如纠正他们的书写方法一样。

  从上述例子可见,部份香港学童对繁体汉字笔画的认识较为贫乏,反映出香港书法教学有所不足。此外,由于信息科技发达,计算器应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学生亲缮书信、文章等机会愈来愈少,以致学生对汉字的正写能力每况愈下。运用纵横输入法编写文章,学生必须对每个方块字的四角笔画有正确的认知。透过输入有关横、竖、点、捺、撇、等数字代码,有助巩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亦有助于保持汉字的正统性。

5. 纵横码应由谁来教学

  目前,纵横码的课程可算是语文和计算器两科的结合,教学任务大都是由计算器老师负责,究其原因,乃是计算器以往不够普及所致。纵横码的教学内容包括笔形、单字、词组及文章的练习,其中的教学元素都离不开汉字的笔顺、结构、词汇等。所以,如果由中文老师负责纵横码的教学,将有助于启发同学对纵横码的思考及兴趣。进一步而言,把纵横码融入语文课程内,对学生学习语文及输入法均会收事半功倍之效。

  笔者认为,纵横码的教学应该采用一种语文科老师和计算器科老师分工合作的模式。语文科老师运用其专业本科知识教授学生学习纵横码,而计算器科老师应该专注于计算器教学软件的开发,在教学上提升应用计算器技术的层面。

6. 结论

  第一,纵横码应该在儿童时期学习,在小学的教学属学习阶段,在幼儿园的教学属启蒙阶段。汉字输入法应该在小学阶段推行,汉字输入法应列入小学正规课程内并要求小学生具备以纵横码输入中文的能力。这样,小学生应用计算器的能力必将大大提高,会及早提高全国应用计算器的水平。

  第二,学习纵横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对文章的认识到策划,进而速读,在每一个层面都增强和培养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亦有助培养学生泛读习惯。

  第三,纵横码的设计原理完全符合教育心理学有关的认知理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教育价值。

  第四,纵横码能发扬国粹 ──汉字系统,配合语文教学,有助巩固全国学生乃至非华裔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促进汉语言的发展。

  第五,纵横码的教学应该采用语文科老师和计算器科老师分工的模式。语文科老师教授纵横码原理及技能,而计算器科老师专注于教学软件的技术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