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输入法首页>>前期新闻(1999-2000年)

香港苏浙同乡会暑期夏令营
纵横码交流团(浙江省)报告

  七月三日中午往宁波的航班上,我和十九位老师和同学都充满着期待,期待着浙江的秀丽山水,更期待着一睹国内的同学在运用纵横码输入法时的熟练的指法,因为我们都是同乡会属校师生暑期夏令营纵横码交流团浙江团的成员。

  抵达宁波,侨务办的人员已在机场迎接我们,安顿好一切,我们即参观了天一阁,当晚和宁波市的学生代表联欢。

  第二天我们立刻展开访问和交流,早上访问宁波大学。我们参观了纵横智能软件研究所,所长干红华教授为我们介绍过纵横码在宁波市推广的情形,同学们就忙着试用宁波大学设计的软件,老师们则和两位应邀而来的中学老师讨论纵横码教学的问题,并演示了从香港带去的软件,大家都感到交流的时间太短暂。

  下午,全团到了逸夫职业高级中学交流。在计算机房里,国内的同学为我们进行了运用纵横码输入的示范,只见同学们一个个右手按键,左手按空格键,一串串的词组从荧幕上涌现,长长的一篇文章,一下子就打完了。坐在他们身旁三所公学的同学都发出了赞叹,站在旁边的老师也流露惊喜的神色,拍手叫好。我竖起拇指向身旁的那位女同学说:「打得好快!」没想到她竟然有点不好意思的回答:「今天打得慢了。」我看看她面前荧幕,上面显示着每分钟输入112字。她解释说:最近忙着参加考试,很久没有练了,所以比平常打得慢。

  经过这场示范,我和同团的老师们认识了纵横码的输入速度,而我脑海里幻想着南通那位每分钟能输入200字的同学的手指。我们留下了同学们自己交流,与张曦校长,干红华教授及几位应邀的老师举行纵横码教学座谈会。会谈中,我们知道国内的同学大约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已能掌握基本输入的法则,而练习的时间每周两三个小时,至于速度则要学生自己肯练才能达到。

  我们也和国内的老师谈到补码的问题,他们均表示,宁波市的老师不像上海市的老师特别去讲补码,补码在宁波是采取「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方法,而效果依然。

  与会的老师均认为纵横码比其它输入法易入手,一位来自聋哑学校的老师指出,她的学生由于不能学习拼音输入法,而五笔输入法又比较难学,于是她的学校采用了纵横码,结果同学觉得易学,而学成的同学也能达到50到60字。两个小时的交流,全团的老师和同学都获益良多。

  第三天上午,全团在教委的安排下,参观了江东中心小学,虽然示范的是小学生,但打得一点也不让中学生。据干红华教授说,小学生的成绩比中学生更好。我问了其中一位示范的同学,她告诉我,她打的文章没有练过,只是随便抽出来打的。我知道她的输入速度是客观、可信的。该校老师更让小同学示范了教学软件,小同学像玩游戏般进行了练习,这一方面吸引了全团的老师,纷纷向他们请教。该校老师又提出了先教部首,然后教词组的方法,目的是从趣味出发,这一点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启发。最后双方各自演示了自己的教学软件,并互相馈赠,建立了今后交流的渠道。

  离开宁波市,我们到了杭州市,有缘游览了风景如画的西湖,参观了博物馆,认识了河姆渡文化及良渚文化,并品尝了楼外楼的著名杭菜,晚上并与学军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联欢。

  这次交流除了在纵横码的教与学交换了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故乡之情。从一下机,我们就得到侨务办的及当地学校热情接待,当同学们在各地看见许多由苏浙同乡回馈故乡的建设,开始明白乡情的可贵,明白「我亲爱的学校创立自同乡......努力努力齐向学,好复兴民族,敬恭梓桑」的真意义。

  第五天一早,我们即乘机返港,匆匆四天,大家都有点依依不舍。在航机上,我看见同学借了老师的手提电脑在练纵横码。我看着窗外的蓝天,心里泛起一句话:「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沙田苏浙公学王仲夷副校长


访问团与宁波市逸夫职业高级中学举行的交流会


宁波市江东中心小学学生与「苏浙」 学生一起练习纵横输入法